在获得了两项奥斯卡提名的2012年的电影《迫降航班》中,出现了超出常识的一幕:机长让飞机上下倒着飞。
' S' D* l5 M3 Z9 Q K, e( B [) T4 Y9 U9 @: ~. f) m
3 w: u; r6 O- S9 @6 D
; V5 V9 Z, c/ h7 q& ?9 M
8 _' g+ @3 Q0 e+ i/ j; [
! f5 k# |- V* a
5 q' `6 V: Z) p( q# b* o. o: i4 D
|. }1 B: s5 O0 r; A, P飞机颠倒飞行真的科学吗?
% [. x9 y/ b/ b7 j' Q/ l" c( E% O" r9 O# ]7 E% p
" m Z {+ [1 s) I$ y若是按照许多教科书的理论,这是不可能的。) y% M+ v5 \* z/ t
* R! H$ ?- ?" q5 l5 o# S
9 U+ r, n4 w. m; E/ L X
可是这些教科书中的理论是错的,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网站来批判这些理论。. L) q* d% D1 ]* u0 e' ~1 x. u
! D2 |: h; R' j9 ~! f) q ^
* W% m4 G! a5 }3 t2 r9 ~0 x$ E6 r这种盛行的错误理论是,机翼上部比下部更长,使得空气分子在上部的移动距离更长,因此速度必须更大才能和下部的空气分子汇合。这种理论接着解释,根据伯努利定律,速度增加时气压减少,因此机翼上部的气压比下部低,机翼就被往上推了。
, b. H5 B$ u r3 L( }) Y9 j n: W
$ l! ?( Z, ^2 D: y- g7 H4 _ [& W( ?& M* C
) N0 M0 w' i: b/ M/ q
2 o+ {% p# t3 @* S
5 p) K: B" p* I0 i% }, G" @ p; C/ y) p, P% S% w
7 l4 @+ \2 M( I# j
NASA 介绍,事实上上下对称的机翼,甚至下部更弯曲更长的机翼也能产生升力;这种理论也无法解释空战和飞行特技中飞机颠倒着飞的情况。8 \/ @9 O* T" y' l( D7 F$ U7 s5 h
4 K0 W; @6 G+ }( H# _
# D5 h- x- u; E3 k; V
& k- b! Q2 [8 j+ ?8 N& r+ S
& s/ C* X+ W- J: `$ ?美国空军雷鸟飞行表演队在2012年的 北极雷霆航空展上表演倒飞。图片来源:wikicommons
6 X+ d% W- {- m- F2 e5 S( [. \4 [
6 Y: `+ C: ?' W * T4 \, ?: j% x- _2 S- p1 d& U
此外,虽然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更大,但是上部的速度快到无法和下部的空气在机翼末端汇合,因此这个理论是有问题的。
g4 G6 T) G* H2 ~9 y% `/ }6 y6 ^- {) I3 @; _9 U8 Z
. a! S' J: C) c* V1 W" m- K/ N
不过,机翼上部的气压确实小于下部,这一点真实不虚。
0 t* H3 W& J" E- V+ ?, `
1 T2 v' l6 F4 a- E3 u" M: w
) [" F, u$ S. J# {# S那么到底是什么让飞机飞翔呢?' I8 c% ~- C8 M
7 V" P' ~# l/ \- d8 D, w* q
0 M) }+ e6 B5 z% v7 N7 _9 ?& B
3 s0 {2 }+ v3 L( s9 ^
& Y- @: \ {; N) r1 n$ I$ } HNASA指出,升力的产生存在巨大的争议,许多教科书的解释是错的。图片来源:www.grc.nasa.gov/WWW/k-12/airplane/lift1.html - P' v/ N3 k3 A" m, p: m
& _6 _& R; n$ i Y3 |
9 M% `; B6 K* P* t: h/ w. t! GNASA 介绍,关于飞机如何获得升力存在许多理论,也存在很大争议,尚未达成统一,但现在能确定的是,物体获得升力的过程很复杂,迎角和机翼的形态和升力密切相关。
! i: m/ v9 d; n& \+ Y" p6 |3 \4 ?. M4 {% A
- ?) M8 ]* y+ X* s6 N) \3 d7 b
机翼的形态比较好理解,我们平时看到的机翼都是上鼓下平。
9 i! y9 y8 H% _2 x, D3 n9 v M! |( C9 ^8 I8 q
4 v( v3 R$ z) o/ L2 l" g迎角指的是机翼迎风的倾斜角度。事实上在70多年前,人类发现了迎角和升力之间的重要关系:对于特定的机翼来说,在一定范围内,迎角越大,升力就越大。) r/ `' B. g5 C7 \1 q% G* ?, C
3 Z! H# d A: t3 i3 d
) v4 q9 i; F$ K. R* l6 [, h* k+ z
0 p' X w; d2 |! ?0 O! Z5 I' X
) b' N% D, ^5 w3 t4 ?/ R6 D
上鼓下平的机翼(正弯度机翼)和不同的迎角。图片来源:FAA. r6 ^& M; D; w8 N' k3 g( [0 D
# H. H2 }% w8 s; ]& T' ~' p
% j) f0 F+ N' k6 |! o! m0 E6 m. _" g% E N
机翼的迎角在5-6度时获得的升力远超1-2度时的情况。在起飞前的一瞬,飞行员会让飞机昂头,这就是为了增加迎角,从而增加升力的操作。即使是完全扁平的机翼在调整了迎角之后也能起飞,放风筝就是这个原理。
, @9 B x& B' ]) p7 C% |1 W. k3 M2 S6 P* m* D. s+ y7 D+ q: q
; q) s1 Z8 S# \& ~, m& x
5 i/ e9 ?: C5 l! V
# G8 Y1 ` U5 w0 j! S% u6 P
' m4 B+ E4 @$ p9 Z3 w9 {
; ^1 D& j, v- k% J d1 q' }1 t
如果把各种机翼设计的迎角和机翼的性能——升力系数(升力系数和升力成正比,一般来说升力系数越大越好)作图,那么我们就会发现,不同机翼的数据构成了一条直线。
0 J5 `% W, {5 s3 g2 L8 S& V* Y9 t5 y# h
4 J4 a6 L/ k% r
. o# \/ I" x) e3 S6 {, `: ^; y1 w$ _* F
8 f) g- ?8 q# j5 Z+ D" e9 S% D
在一定范围内,迎角(横坐标)越大,升力系数(纵坐标) 越大。 图片来源: wikipedia
6 N; m0 L" G! r: R5 [- o k
$ |" F" d+ C/ b- C- `* K& a& Q
& j+ | u) d5 E5 S" h这个知识最初来自1945年NASA的前身美国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(NACA)公布的一份关于机翼的资料——NACA Technical Report 824。这份报告里面包含着许多机翼在风洞中的测试数据,它在日后成了各种机翼设计参考书的基础。
0 B5 L$ P3 ~8 F/ H4 o1 ?+ y s8 t4 R. V* ^& ?' K4 a
- s* h# T, S# ?! i
有趣的是,如果把机翼上下颠倒再测试,升力的数据和迎角之间的关系也是类似的。4 _: O/ r9 z# H7 _
# Q* q! H. U/ X" O3 b2 i
6 n7 Z) i6 F* h0 L* v. s
3 {2 Z/ ^# y- L; ?( C2 O
# |% r' E0 M2 Y- [
正弯度(最粗的蓝线),零弯度(上下对称)和负弯度机翼(最细的蓝线)的升力系数都随着迎角的增加而增加。图片来源:Gudmundsson, Snorri. General aviation aircraft design: Applied Methods and Procedures. Butterworth-Heinemann, 2013.
% W+ @& Z* Z/ _1 q
- r& U/ P9 q8 p$ L% j3 u+ N5 r* O: w# x# M2 g
- s2 W- d: i( p& m0 Z0 y2 g N, s
实际上,把常见机翼上弯下平的设计倒转过来的翼型叫做负弯度(negative camber),只要迎角够大,负弯度的机翼也能飞起来。只不过在同样的迎角下,它们获得的升力要少一些,也就是说飞得要吃力些。
$ K4 S5 }9 [9 E$ Y+ ]3 t. l2 q: b! Z5 {! O/ J6 u
0 G5 _8 e! c: l: D0 w! D我们还可以看荷兰特文特大学用模型飞机做的演示。2 r1 F/ }" s d4 @: i! U
) U- I* p' c6 U, D0 j6 K4 W
8 L# N: B) H8 N# ?3 p如果飞机能飞起,那么飞机会带动杆子向上移动。大家可以看到,倒着飞的时候,飞机模型在风洞里也能升起,只不过效率降低了。
# v" O2 D* m8 M5 `, j# z! `8 k/ ?' Z" S) B. k
. X; R9 V/ g' M- z
% d; H& ~1 [+ v, L( e; }5 q$ e
9 B0 k i/ |# k/ K( l8 K e
; |2 z: E, w+ c在飞行史上,首次让飞机倒着飞的人是法国传奇飞行员 Alphonse Pégoud。1913年,他驾驶着一架 Blériot 型号的单翼机,展示了倒着飞的特技。
" A4 x2 _4 \8 |0 x: g% j* ?6 Q7 N) C4 t8 r" L
' u" a& f7 X4 t& j0 w2 r
& F& }; i8 R E# z
$ y! Y# e2 p* I" O8 ~: |6 z- qBlériot 型号的单翼机。图片来源:wikipedia
5 A: _3 g' ~/ e- @) M8 G) [5 m
* _. c/ S8 P4 k9 A' p8 A& k/ _! n; O$ s& D; i0 d) k8 N& x6 O1 ^
1914年,一位德国勇士也学会了倒着飞的特技。这个叫做 Gustav Tweer的小伙子更野,他不但让一架Grade型号的单翼机倒着飞,还倒着落地。/ C+ S8 \# u1 z5 N4 k* Y6 P; E
6 y5 q( j% ]9 K r- ^# K
& ~8 G1 Y2 F7 P+ j4 C) \
) ~$ _! M6 U3 W* y7 n( @+ x+ z
" p- i* {( k# G1914年,经常倒着飞的德国飞行员 Gustav Tweer 让飞机倒着着陆。 / e; b2 f3 n4 D" }# h! F
图片来源:flying magazine
2 _$ c& o) y. b
A; u. g/ @4 ~8 n/ v
1 b8 H) `+ Z: C. j1 h# A现代意义上的客机也曾有倒着飞的记录。
) L' I7 i. F, ]: P% Y8 i' Z9 I& W4 X' Z1 i, q
( ?; D8 M1 f( O# ^在2000年1月31日的阿拉斯加航空261号班机空难中,由于机械故障,一架MD-83型号的客机失控,头向下俯冲了一段时间。后来机组人员努力使机头保持水平,在空中上下颠倒地飞了大约1分钟。但不幸的是,此时飞机已经非常接近太平洋,最终坠落在了海中。《迫降航班》中客机倒飞的情节也来源于此。7 I& v, U$ J* g' K
, E- }1 \) d/ g( u; g9 B! T( u0 w
, |& |5 `; v" b6 ~: R* c. T5 f' M* s. u) h! p2 Z2 \( V! g1 G+ A
' U: D6 n# E/ A. y0 M1 y- B
; S; u3 M$ q6 t ( U4 d7 W) @' ~# n+ _& @6 g
虽然机翼上下颠倒并不会使机翼失去升力,不过现代客机倒飞时会面临其他问题。
; K1 h V/ J5 V! k9 n# b( g3 _% h
% h7 f! l$ M1 Q2 k2 z9 f; j4 |/ x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供油。普通飞机的油箱中为引擎供油的管子开口贴近油箱底部,而且无法移动。如果飞机倒着飞,油管的相对位置就会变成油箱顶部,那样就无法为引擎提供燃料了。
4 B& \% V* T9 ]2 F* I8 ~7 ~! X3 a* Y2 M" B; ^% H0 e
1 Z" N; O/ [5 F
# X. H1 `5 K/ i
2 l3 n# Z( J+ ]3 ~ U
7 g# D s2 H# ?( E
$ E } u' W, A, B2 l# X而能倒着飞的特技飞机的供油管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这类飞机常会采用能够活动的管子 flop tube,它的尾端比较重,而且能够活动。在飞机倒转时,油管也会跟着翻身,继续为引擎供油。7 y _& S6 }/ M) T8 o# y
8 e8 \; {2 t/ |% ~. S% R
* A7 E r K' ]) S% P+ F Z特技飞机的另外一种策略是使用特殊的油箱,如位于机翼下方的 header tank。一些特技飞机,比如 Super Decathlon 型号的飞机的油箱在飞机上方,飞机正飞的时候,重力使燃油向下流入燃油泵。但是在机翼下方还有一个油箱 header tank,它也和燃油泵相连。在飞机倒转时,这个油箱就到了机翼上方,可以利用重力为引擎供油。
- r) U' d9 M1 {8 c1 G
1 b0 {8 P7 ?7 s
; k3 i& Q' i$ h: P& M8 u5 Y9 G. ~% m8 x2 A q3 J3 R# {1 n& m
; y/ m: U4 _, u/ c% f, S
9 X* n8 _' G- u6 f/ Q1 N
* N, U/ k1 f0 d6 b" ~- J9 u% j这些技术就是特技飞机可以在空中玩蛇皮走位,但客机不行的小秘密了。
6 a- {( l5 I0 e9 U
|